延安大学依法治校促进治理机制和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学校按照中省有关精神和要求,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治理机制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实行规范管理:制定了《延安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印发了《延安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健全“三重一大”配套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延安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各级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责权,建立了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形成了科学民主高效的学术管理体系;健全校内民主监督机制,依法健全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制度,保证双代会的组织和运行符合规定,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建立完善了《延安大学理事会章程》《延安大学教师申诉制度》和《延安大学学生申诉制度》;制定了《延安大学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中共延安大学委员会巡视工作暂行办法》《延安大学机关效能督查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以《延安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为要求的,相互衔接匹配的制度群。二是依法办学,形成公正法治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规范招生工作,严格依法依规招生,不擅自设立有区别的招生条件或规则,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招生制度、选拔机制的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始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实行“阳光招生”;规范学籍学历管理,加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学籍学历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做好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工作;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环节的评估和管理,强化对教学质量的测量和反馈工作;规范财务管理,严格预算制度执行,所有收支都要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科学合理使用学校经费。三是推进信息公开,畅通依法治校渠道:加强校领导接待日和信访制度,确定每周四为“校领导接待日”,将其作为解决师生员工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修订了《延安大学信访实施细则》,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保护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信访工作,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制定了《延安大学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和《延安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
——围绕制约影响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校,推行综合改革。一是该校2013年以来推行了机构和干部聘任制度改革,使学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和教学机构实现了分类管理,学校内设机构得到压缩精简、优化整合;进一步健全了干部聘任制度,实行了干部任期制、轮岗制,明确了单位职能、岗位职责、干部履职的规范标准。二是持续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2011年修订了职称评审制度,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增强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2012年推动实施了评委库管理系统;使职称评审渐趋科学化、规范化、公正化。三是加大进人制度改革,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学历结构。四是开展教师培养制度改革。主要是完善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机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五是推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了原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青年教师倾斜。六是进一步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整合了4个教学单位,新建了3个学院;按照专业设置要求,将5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按学科大类进行了重新调整。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学校法治文化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该校分管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听取汇报、工作督导等制度;该校把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各单位党政工作目标责任,年终进行考评;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普法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体制。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等校内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宣传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经验,以及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校园内营造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良好氛围。三是实施普法工作“四进”,推进普法教育全覆盖。通过法制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课堂”和“进宿舍。不断提高学校广大教职工依法治校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