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大学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统筹谋划推进 打牢创建工作领导和保障基础
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省级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体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构建了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院系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先后制定了创建工作全面实施方案、动态化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推进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每年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并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党政重点工作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年度考核体系、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年度述职评议体系。三是优先经费保障,对标测评体系,对照短板弱项,投入专项经费予以加强和改进。
聚焦重点任务 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抓好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制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暂行)》,组织实施大学生“青马工程”,扎实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延大师生中落地落实。二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校、院(系)领导听思政课暂行规定》;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方案》等教改方案,组织开展了思政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打造“小红专”思政微课平台,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被列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研修中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获批陕西省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在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三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建校八十周年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集体创建、道德讲堂、向国旗敬礼、好人线索报送、陕西好人点赞、网络文明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基础性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健全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年组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集中学习10次以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制定《延安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管理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延安大学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用管制度机制,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五是紧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服务师生抓党建,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制度,组织推进党建“双创”“双百”建设、“一院一品”红色党建工程创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六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清单》,严格廉政风险点防控;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延安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制定《延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延安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年度及聘期考核、职务评聘晋升、晋级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发挥榜样作用,组织开展“向侯明书老师学习,建功立业新时代延大建设”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雷昕、“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虎娃、“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韩琳等一批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全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统筹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等管理力量,建立协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统筹新、老校区建设和提升改造,按阶段推进完善各类文化设施,构建校园标识系统,优化校园总体布局。广泛开展校训、校史、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常态化举办体育运动会、高雅艺术进校园、“读、唱、演、诵、研、创”红色文艺创演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综合素质。打造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延河论坛”辩论赛、“祖国社会人民与我”演讲比赛、“路遥青年讲堂”“读思行”经典阅读等校园文化品牌,以点带面,培育形成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统筹红色基因、延大历史和现代风格,组织实施新、老校区校园规划和建设,形成了既有传统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校园环境格局。建立健全稳定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隐患排查,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安全校园环境。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卫生运动,结合疫情防控开展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全面整治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创建,把低碳节能教育纳入育人体系,加强与属地教育公共资源共享,全面融入延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和谐局面。
——抓好阵地建设。制定《延安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延安大学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严格报告、备案、审批程序,从严管理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召开全校统战工作会议,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严格审核宣传内容;在校园及周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宣传。严格校园网络建设管理,完善舆情管理、新媒体和新媒体工作群管理制度,加强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培训教育,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厚植文明校园创建根基
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殷切嘱托,坚持守正创新,确立了“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一是全面推进延安精神进课堂。坚持把延安精神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相贯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延安精神专题教育模块;在22个文科专业中开设18门延安精神方面的专业方向课;其他专业每门专业课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传承延安精神的典型事例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二是打造特色项目,全程化开展体验教学活动。建成了23处体验教学基地,开发了“为人民服务”等27个现场体验教学项目,排演原创舞台剧《路遥的世界》,编著《路遥与延安大学》,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打造民族歌剧《白毛女》,让学生在现场感悟中、活动共鸣中、历史体验中接受和认同延安精神。三是开展服务活动,多维度践行延安精神。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调研团队,开展延安精神资政育人活动,参与学生近5000人;组建白求恩医疗服务队、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延安精神宣讲团等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延大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觉把“延安精神特质”外化到抗“疫”斗争中,2000余名返乡青年到社区(村)报到,439名返乡团员参与一线防控工作,513名志愿者为近400名医务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辅导,累计志愿服务约2.2万小时,2000多名团员青年自发捐款近20万元,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服务,延大学子,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的成效。
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文明校园创建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常态化巩固深化文明校园创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学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优秀、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陕西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