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以“劳”促“学”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2021-06-03 15:05  

近年来,延安大学构建了“理论引领+劳动实践+专业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强化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楷模,谱写红色育人赞歌。一是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该校构建了以劳动实践为主、特色劳动理论课为辅的教学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了《延安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概论》等教材,开设了《延安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并且在《中国科学报》等刊发了学校“延安时期的劳动育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劳动教育意蕴”等10余篇劳动教育相关文章,对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宣传活动,讲授“赓续劳动精神,争做劳动模范”劳动教育理论课,鼓励学生研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三是树立劳动典型。该校教授谭虎娃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校先后邀请全国劳模柯小海等模范人物作劳动教育报告,通过榜样的力量传达劳动教育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精神,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
     ——推进第二课堂,提升劳动能力,勇担青年时代使命。一是深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积极推进第二课堂改革,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在南泥湾、梁家河等地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三是以“学雷锋日”、植树节、劳动节等作为集体劳动周,举行植树、除草、餐厅值日、厨艺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强调体力劳动,还原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

——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育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一是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强化劳动锻炼要求,每个专业明确了2门实践课程中加入4学时劳动教育或劳动认知方面教学内容,突出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和创新性;鼓励各学院深入挖掘陕北特色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高新科技、现代农业以及当地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二是加强新技术应用,让学生体验新形态的劳动,用电商直播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和农产品产业升级问题,学校师生研发团队培育种植的山丹丹花年产值500多万元,助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用新技术提高劳动价值。三是开展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劳动教育。该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参与养蝎、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菌草产业开发等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研发延安苹果智能防冰雹装置,园林专业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建设和养护,生物技术学生参与石油污染修复,设计专业组织学生参与宣传橱窗、大小活动海报设计……此外,学校还与一批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劳动教育。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也将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发扬“老延大”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奋力走在前列、闯出新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