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多措并举加强就业工作成效好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3-02 点击:
         近年来,延安大学将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坚持融入、服务革命老区,多措并举加强就业工作,成效良好。
         ——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步伐,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该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三是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将专业水平提升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将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与拔尖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培养下得去、留得住、靠得上,离不开的人才。
       —— 完善制度,优化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该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专业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工作的联动机制。三是进一步理顺就业创业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两个“一把手”工程,努力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通过建立内容完整、层次清晰、界限分明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促进校内校外办学资源的最优配置,协调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关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 落实责任,加大投入 一是加强就业创业工作考核,把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纳入各级干部年度考核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就业创业工作投入,把就业创业工作“四个到位”落到实处。三是补齐就业创业工作短板,提升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专业化、常态化、个性化、规范化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了该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帮助毕业生自信走出校园、迈向工作岗位。
       —— 构筑平台,彰显特色 一是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建设国家级的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二是抓住“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机遇,探索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建设不可替代的陕北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三是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旋律,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服务陕甘宁蒙晋及毗邻地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心。通过构筑特色平台,汇聚各方资源,形成了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该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
          —— 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问题导向式教学,加强见习、实习、实验教学,完善实训、实践、实操环节,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完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校内实验室开放范围,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充实校企合作内容,密切校地文化交流,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各环节。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破校地、校企界限,建设包括专业教师、业界精英、行政领导在内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全程指导。通过推动实践教学的校园内外、专业内外、课程内外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 动态监测,实施调控 一是建立科学的就业追踪反馈系统,定期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调查,对专业适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提高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二是健全创业全过程跟踪指导,及时提供专业化定制指导服务,就创业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转变,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