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议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8-17 点击: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566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日期:2018-08-16 17:43:09  本站原创  来源:办公室
    大会期间提出的建议
    题 目: 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议
    领衔代表: 薛占海 代表团: 西安

    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议

        延安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的我党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建校8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治学的杰出人才。近年来,延安大学扎根陕北革命老区,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改善老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办学定位,发展成为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一所具有战略性布局的高校,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十多万人。在建校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肯定了延安大学的成绩,指明了延安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把具有光荣历史的延安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力支持办好延安大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目前,延安大学正在向“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一是遵循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规律,适应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巩固自身优势并凸显特色。二是根据区域重大需求,集中优势,整合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的若干个学科群,若干优势特色学科进入省内一流学科。三是坚持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分类建设的原则,打造专业链群。把医学教育做大做强,师范教育做精做优,财经管理类等应用文科办出特色,工科专业链拉长,力争若干专业进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
    建议:
        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组织协调在陕部属高校和省属一流大学的教育教学资源帮扶延安大学加强内涵发展,建设一流专业。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中给予延安大学优先支持。将延安大学列入我省一本招生院校序列,本科招生计划达到400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增加5%左右。
        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到2020年,建设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干的3-5个学科群,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支持学校延安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进入省内一流学科,力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博士授权学科;将延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等6个一级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建成省级一流学科。指导延安大学发挥优势,积极做好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主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
    交办日期: 2018-02-12
    复函时限: 2018-05-15

    承办单位复函
    陕西省教育厅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2018-04-12)
    类别:A
    陕西省教育厅 签发人:袁宁
    陕教函〔2018〕196号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66号
                           建议的复函
    薛占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议》(第56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延安大学在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位置,省教育厅一直高度重视延安大学的建设发展。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了切实措施,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为:
        一、积极推进省部共建。2005年6月,经省教育厅协调推进,我省和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延安大学协议书》。共建以来,延安大学得到省部各类专项资金2亿多元,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招生区域显著扩大,生源质量持续提高。2015年,按照省委《关于专题研究延安大学发展问题的会议纪要》(﹝2015﹞26号),我们提请省政府与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共建延安大学。省上承诺了系列支持措施,一是把延安大学列为“十三五”期间陕西省重点支持大学;二是按照“十二五”期间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工作的政策,对延安大学人才引进工作予以支持。
        二、指导制定深化改革方案。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办回访调研报告反馈问题建议整改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16〕26号),我厅根据延安大学办学优势和传统特色,指导制定《延安大学深化教育改革方案(2016-2020年)》。方案中提出力争把延安大学建设成为立足延安、坚守陕北、服务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成为区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资政育人的地方智库,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领中心。重点推进学校院系与职能机构、人事分配、教育教学、学科和科研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制定支持建设和发展意见。2016年,我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陕教〔2016〕52号)。依据该意见,在教育教学方面,组织协调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延安大学,提升延安大学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将延安大学路遥与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基地或红色文艺研究中心列入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在新校区建设方面,我厅给予了大力支持。及时批复了延安大学新校区建设意见,2016年4月22日,延安大学举行了新校区开工仪式,积极帮助延安大学协调落实由省上承担的10亿元新校区建设资金。
        四、支持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大学的批示精神,省教育厅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形成了《陕西省委 陕西省政府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代拟稿)》,重点在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建设、改进教学科研、提升办学条件等方面,努力提高延安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目前,此文件已报省政府审定。与此同时,我厅积极指导延安大学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学校进一步凸显延安精神育人、学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开放办学、现代大学治理等五个方面的水平。
        五、支持学位点申报以及“一流学科”建设。一是支持延安大学学位授权点增列。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我们积极组织指导延安大学开展申报工作,加强整合资源,突出学科特色,经省上专家评审和审核、国家审批,延安大学共获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延安大学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二是支持延安大学争取博士点申报。对于延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申报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一事,厅领导及相关处室多次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进行了专题汇报争取支持。三是支持延安大学“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我厅印发了《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将延安大学纳入我省“双一流”建设范围。2016年以来,对延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医学进行支持,先后下达3批建设培育引导资金,累计近800万元。
        六、支持“一流专业”建设。一是支持延安大学立项建设临床医学、中国共产党历史、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历史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工作等12个省级“一流专业”,并划拨了专项经费。二是“十二五”以来,在各类项目上优先支持延安大学。延安大学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获评省级教学名师奖9人、获评省级优秀教材7项,获得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项,建设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大力支持延安大学开展“互联网+文化创意”,发挥红色资源富集的优势,打造“小红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尖上的课堂’”,该项目获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金奖、全国总决赛银奖。
        您的提案很有价值,为我们研究如何进一步支持延安大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就持续支持延安大学的建设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协调解决新校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积极指导延安大学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建设方案,支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办出特色,力争一流。三是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医学类专业做大做强,师范类专业做精做优,财经管理类等应用文科专业办出特色。支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巩固自身优势并凸显特色,打造专业链群。支持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等项目上优先给予支持。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4月11日
    (联系人:成鹏           电话:029—8866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