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如何平衡
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行政领导干预了太多的学术问题”
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认为,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得以生存的基础。
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一对矛盾,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所说,过去学校的行政领导干预了太多的学术问题,比如职称评定、新学院的设立、专业人员的引进等等。与会校长认为,这是大学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大学还严格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在国家刊物上发表几篇文章,必须上足规定的课时。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过去大学开哪门课,都是行政领导说了算。一位普通行政人员有时可以把一位老教授说得不敢抬头。如果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现代大学将永远无法积淀、锤炼大学精神,而没有学术尊严,就没有大学。看来,如果不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就会制约中国大学的发展。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必须分开”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应该像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所说的那样:“大学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必须分开。”但是,一定要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分离两种权力,国内大学有很多做法。谢绳武认为,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党委领导,校长行政,专家治学”。他认为,党委管理学校总体方向,但不要包办一切,主管校长应偏向行政,把学术留给教授们。而当务之急是在学院及各系建立起完善的教授会制度,改变以前学术委员会行政领导一边倒的现象。
刘经南说,在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是最高的决策咨询机构。大学里重大的学术、规划发展问题的决策,都要经过学术委员会,最后由校长拍板。校长只是学术委员会的一个委员,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担任,避免学术的行政化与行政的学术化。
郑南宁的经验是,把权力分散,在全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人事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6个委员会。在处理专业设置等学术问题时,首先听取学术委员会的报告,然后由经济委员会进行预算,评估其可行性。
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教授则认为,行政行为要确定科研方向,由此产生新的系、专业和教学课程。行政权力会充分考虑到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学术委员会决定应该发展哪个方面,但教授没有能力去买设备、找场地,学术委员会就要和行政部门协商解决。莫斯科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由150多人组成,包括各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要平衡”
尊重学术权力目的是为大学锻造大师,设置高水平的专业,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
当年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是大师的风格。刘经南说:“像陈寅恪这样的教授太少了。”他说,中国的大学迫切需要两种教授,一种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一种是淡泊名利、一心做学问的人。武汉大学一向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传统,它可以接受几位教师18年没有学术成果的现实情况。结果,这几位教师的《古训汇纂》一经抛出,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尊重学术权力,也要避免学术腐败。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认为,剽窃别人的成果是学术腐败,这只是学术界的个别现象。有一种更大的学术腐败值得大家重视,有些人利用手中的学术权力去置换行政权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尊重学术权力,并不是否定行政权力。北京化工大学校长王子镐认为:“在牵涉到学术、发展方向、策划项目、确定最新学科选题等教学上的问题方面,教授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不要行政干预。但是在决定学校定位、学校的发展这些重大问题上,校长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教授都会过分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的观点是:“教授治学和校长治校都是为了推动这个学校的学术发展,二者并不矛盾。”(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