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
陕教〔2017〕93号
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中等专业学校:
现将《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教育宣传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教育厅
2017年3月27日
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教育宣传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教育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厅重点工作部署,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一网两微一端” (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的主阵地作用,主动加强舆情应对,大力宣传报道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教育综合改革的做法与实践,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加大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宣传。围绕全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突出抓好对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宣传;对创新网上服务模式,拓展网上服务渠道,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宣传;对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宣传;对出台落实《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2”配套文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的宣传。
二、加大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宣传。重点抓好对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积极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宣传;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等工作的宣传;对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化发展,支持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普通高中骨干体系建设的宣传;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深化中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的宣传;对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建设、“2011计划”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宣传;对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宣传;对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宣传。
三、加大对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宣传。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校外教育工作机制建设、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的宣传;对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宣传;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宣传;对做好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等工作的宣传;对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师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强师战略、加强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的宣传。
四、加大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宣传。加强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实行“一条龙”帮扶、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等举措的宣传;对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有序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和参加高考相关政策和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宣传;对确保实现“平安高考”“阳光招生”目标的宣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精准帮扶的宣传;对深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
五、加大对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宣传。突出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的宣传;对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宣传;对加强师德师风和行风学风建设、依法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处的宣传。对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宣传。
六、加大对提升教育保障水平的宣传。突出对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协调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全面实施城乡一体、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宣传;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全省教育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教育数据融合汇聚与共享应用的宣传;对强化校园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宣传。
七、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教育厅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通气制度,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做好重大政策出台前的新闻通气工作。定期组织教育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舆情分析会,加大主动宣传力度,做好正面宣传工作,提高教育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社会影响力。以组团采访、专题报道、新闻通稿、电视系列节目等多种形式,做好重点工作的宣传。建立健全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媒体的联络沟通,形成教育新闻宣传报道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