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延安大学始终把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初步形成了以新生入学教育导航工程、精育工程、阳光体育健身工程和“小红帽”勤工助学工程为主体架构的学生工作体系。
新生入学教育导航工程
从05年开始实施,曾被教育部授予优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一是重视入校前教育,以氛围育人。通过在入学通知书中加寄《给新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延安大学学生指南》等资料,明确要求新生认真学习信件和指南,并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体会,入校后要围绕相关资料进行考试,成绩占一定学分计入学生档案。同时,对心得体会进行评比,优秀者装订成册,作为新生学习的资料保存。
二是迎新工作细致入微,以服务育人。在新生报到期间,通过制作板报、横幅、彩带、彩旗等将装扮校园,同时努力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富有人性化的服务,使新同学在入校之初就能处处感受到热情和温暖。
三是入学教育层层推进,以措施育人。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增强组织纪律性和爱国爱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 设,确立目标,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制定了《延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方案》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科学划分为认识大学,牢记使命;转变角色,扬帆起航;综合评估,重点引导三个阶段。
精育工程
一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细化各类问题,科学确定谈话内容,有的放矢。如:有针对学习成绩不及格学生的《学业分析谈话记录表》,针对新生有《新生职业生涯与学业设计谈话记录表》,针对毕业生的《毕业生就业辅导谈话记录表》,针对竞赛获奖和学业优异学生的《优秀学生谈话记录表》、针对心理有障碍、学习生活有困难学生的《学生深度恳谈记录表》、辅导员班主任在各种场合开展检查和抽查活动时使用的《随机抽查谈话记录表》,与家长交流谈话时使用的《学生家长谈话记录表》,还有为规范违纪学生处理程序而设计的《违纪学生处理谈话记录表》等八种。
二是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争取一切机会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生活状况等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对于学习成绩差、心理有障碍、生活有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更是要把谈心交流作为熟悉、了解和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主要工作形式,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研究,必要时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三是建立精育工程实施工作考核机制。学校把精育工程实施情况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中,不仅要检查各项表格的填写情况,更重视通过学生了解考察该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确保此项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阳光体育”健身工程
一是坚持在学生中开展早操晨练活动。学生按时出早操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通过组织韵律操、太极拳、安塞腰鼓、健身秧歌等多种体育运动兴趣小组,以吸引同学参与晨练。全校政工人员每天坚持和同学一道出早操,并把早操集中时间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是体育教学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课教学,每年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身体素质测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周未舞会、轮滑竞技表演、街舞表演、拔河比赛等形式的健身活动以提升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三是精心策划,积极发育校田径运动会看台文化。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各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努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同时,通过组建啦啦队、培训运动宝贝、设计和训练看台观众方阵等措施,积极发育看台文化,大力提升广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意识。
“小红帽”勤工助学工程
一是改变以往单纯资助的方式,代之以资助与承担一定义务相结合,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2003年,学校开始实施富有特色的“小红帽”勤工助学工程,即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织起来,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按工作类型编队,让他们在校园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学校给予相应的学费减免,由于这些同学统一佩带红色的标志帽和工作监督牌,故把这项活动称为“小红帽”工程。
二是建立“小红帽”管理科学机制,努力发挥“小红帽”潜能。学校对小红帽的管理方式采取学生处、用人单位、学生组织三位一体的方式。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教室卫生清洁队,宿舍卫生检查队,餐厅文明就餐监督队,周末舞会、健美操服务队,学院工作服务队等,同时把家庭经济困难,有一技之长的校礼仪协会、校国旗班、校广播站、《学工在线》期刊编辑部的部分同学吸收进小红帽队伍中,以便从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小红帽”同学的潜能。
三是逐步深化“小红帽”工作内涵,全面提升“小红帽”综合素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新的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积极在各部门设立助学岗位,组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即享受国家最高助学金的同学)加入“小红帽”勤工助学组织,在学校不同岗位进行锻炼。“小红帽”勤工助学岗位由最初的校园、教室卫生维护等单纯劳务助学逐渐向校园文明监督、食堂秩序检查、公寓管理、交通协理、图书管理等管理助学转变,后来又继续深化到科研助学和特长助学,如:校园测绘、思想调查、医疗服务(量血压、健康宣传),电器维修、学生意见征求,《学工在线》采编,礼仪队、广播室等。从而使得更多的贫困生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不少同学由原来的自卑、沉默、相对封闭变得自信、开朗,自立自强。
(责任编辑:孙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