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7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热点聚焦”栏目刊登了我校党委自去年以来在学校三项改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等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现全文刊录如下,敬请关注。
延安大学党委综合施策提升党建水平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延安大学党委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积极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努力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该校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
——弘扬延安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上旬,该校开展了以“弘扬延安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建设高水平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9大类158条,经梳理汇总后提出3大类43条整改举措。从整改效果看,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是肯定的,师生满意度测评前后对比提升了近22个百分点。
一是反对“四风”方面,2013年工作会议同比减少22%,减少发文7%,简报减少3种;“三公”经费同比压缩19.49%;出国(境)人员数量同比压缩50%。
二是解决民生问题方面,萃园校区840套教职工公寓已顺利封顶,调整了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教工和学生餐厅已建成营业,及时修缮了学生运动场地、活动中心、教学楼、宿舍楼等教学生活设施,延长了图书馆阅读时间、改善了洗澡管理,启动了后勤服务与管理改革,中、小、幼改革,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6项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
三是制度建设方面,废止了5个不适合校情的制度,修订了《延安大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办法》等11个管理制度,新建了《延安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等21个工作制度。
——加强领导班子和能力建设。近年来,该校始终致力于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探索与建设。一是重点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决策议事制度建设。学校层面,制定了《延安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行政的决策议事规则和监督机制。学院层面,出台了《延安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试行)》,执行好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议事规则、院务公开等制度,促进院级班子的能力作风建设。二是改革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激励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制定了《延安大学处级单位及处级干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实施办法》。三是启动了效能监察办法。出台了《机关效能督查实施办法》,启动了效能监察制。四是启动了校内巡视工作。2014年4月,正式启动校内巡视工作。通过巡视,切实找准院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达到推动班子建设的目标。五是分级分类开展干部培训。设立“杨家岭大讲堂”,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全校干部作辅导报告;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开通“干部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加强干部外出交流、进修、挂职锻炼等举措,全面提升干部能力。
——注重改革创新,实行三项改革。2013年1月以来,该校党委聚焦广大教职员工反响强烈、制约延大发展的体制机制的16个突出问题,组织启动了“机构设置、干部管理制度、院系专业调整”等三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机构初步实现了精简、效能、统一,处级干部由304名减至224名;处级工作机构由114个减至53个。二是干部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规范。建立健全了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实行了干部聘用制、任期制、轮岗制,明确了干部的岗位职责,履职的规范和标准。三是院系学科专业设置初步实现了优化。整合了4个教学单位,新建了3个学院,将56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按学科大类重新调整
,进一步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使教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扎实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该校出台了《延安大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完善了《延安大学形势政策课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二是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构建党员教育培训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加强21个分党校的阵地建设,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工程”课题研究,开发革命旧址现场教学课程,推行党员答辩机制,党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毕业生党员面向基层,扎根老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五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显现。师生中涌现出以助困救人的青年教师车延龙、拾金不昧的入党积极分子王新锋、马树芝,见义勇为的党员先锋王文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入党积极分子李霞同学等一大批拾金不昧、敬老孝亲、见义勇为和奉献爱心的先进典型。
——加强廉政建设,实行阳光治校。延安大学党委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三重一大”及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权力运行,要求各学院、各单位制定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做到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风险“三险”并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