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大学以公共课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等为抓手,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公共课教学改革。延安大学本着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原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减负增效,推动了公共课教学综合改革。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与责任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凝练教学专题,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发挥“延安革命圣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开辟思政课教学第二课堂,加强理论学习与现场体验、社会调查和实践的结合,增强教学实效,形成教学特色。二是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压缩英语必修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288学时,16学分压缩到180学时,9学分;开课学期由四个学期减少到三个学期),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4-6学期),探索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试行教学团队挂牌开课,同一课头多个团队开课,学生试听后自主选择。三是推进《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该课程全程在计算机房进行,要求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不得少于总课时的60%,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注重实操。四是《大学体育》实施俱乐部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五是开设《专业认知专题讲座》课程,为新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要求和专业发展前景,做好学业规划提供帮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度和认同感;要求所有教授至少为本专业新生做一次讲座,把每个专业的第一门课、第一节课、第一位任课教师予以认真考虑、作出最优安排。
——
推进教学内容、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直接决定着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遴选了部分课程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一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处理好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材与参考资料的关系,及时将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课堂讲授以基本理论为主,重点突出,难点讲透。二是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鼓励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线上线下、反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课堂于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三是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注重实效性。加大日常教学考核成绩所占比重,强化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