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大学通过多举措推动教学质量改进体系及运行机制建设,成效良好。
——强化教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该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强调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该校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为教学单位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同时,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对口资源院校平台,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教学管理干部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进修学习。学校积极打造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近年来先后邀请了10余名校内外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为教学管理人员开办讲座;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学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学习交流会,增强教学管理干部服务育人意识和教学管理能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在明确学校和院系的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逐步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使院系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运行监控、协调和教学服务工作。
——坚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积极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凡该校在编在岗的教授、副教授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为本科生上课,教授每学年不低于54学时,副教授不低于108学时。
——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学校出台了《延安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完善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以及相应的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绩效工资的必要条件。继续完善和实施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单位年度考核奖等一系列奖励办法。建立相关教学约束机制,实施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教师教学效果末位警示制度。
——大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学校健全完善多媒体授课制度,购置了清华在线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开元教学平台和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升级了教务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根据该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校内院系评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等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加强领导听课、专家评教、教师评教、管理人员评教、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等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