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大学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多举措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成效良好。
——
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切实加强师生的理论学习。一是抓好中心组学习,着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该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专题学习讨论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同时不断改进中心组学习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强化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发言交流,切实增强了校党委领导班子办学治校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2018年1月,该校被授予“全省党委(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开展理论宣讲,师生的理论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充分发挥教师理论讲师团和学生宣讲团的作用,组织师生用音频的方式开展了“倾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电台直播栏目100多期;全校师生通过手机安装APP,学习“小红专—网络思政微课堂”微课;学生宣讲团推出了“学生宣讲团和你一起读报告”“学生宣讲团带你走进梁家河知青岁月”的线上活动,让广大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
贯彻落实中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该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该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制定《延安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延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该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快推进改革思政课教学改革。制定了《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改革方案》《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形式,以“传播延安红色文化”为宗旨,在毛岸英务农旧址、吴起胜利山、志丹红军大学旧址、梁家河、南泥湾等红色革命旧址开展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获得感。
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祖国•人民•社会与我”主题演讲比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坚定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教室、融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于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是着力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在思政教师聘用中,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一年来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士)4名,专职辅导员19名,目前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列达到国家标准。制定并加快落实《延安大学辅导员行政职级晋升实施办法》,成立2个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组织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集中培训2次。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一是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启动全国文明校园申报工作。一年来,学校在省级文明校园建设中坚持牵头抓总、总体谋划。加强领导,努力挖掘物质文化育人功能。合理规划,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一体。精心设计,渲染浓郁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加强管理,培育良好校园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显著,2017年,该校“马列主义春风化雨 精神洗礼入心入脑”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启动了全国文明校园申报工作,制定了《延安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任务清单,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国文明校园申报工作。
二是彰显红色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育人实效。该校充分利用红色人文资源,在校园建设了毛泽东题词石、胡锦涛题词石、郭沫若题字碑、吴玉章雕塑、江隆基纪念碑、路遥雕塑、院士浮雕墙、八大前身院校纪念墙、窑洞大学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以延大知名校友的名字命名了校园道路和教学楼。现已形成既具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精神,布局合理,独树一帜的校园建筑风格,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红色文化景观,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升华了大学生的理想。
三是为了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该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祖国、社会、人民与我”主题演讲、“延河论坛”大学生辩论赛、“红歌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坚持主题团日活动和双休日校园文化活动,以及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广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播者。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帮贫助残、便民服务活动。节假日开展“三下乡”支援者服务活动,多次受到国家和省上的表彰奖励。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为山区小学义务授课、义务讲解等均受到了好评。通过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践行延安精神,使学生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