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更好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正能量,营造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延安大学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延安市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决策部署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占领学校宣传舆论阵地,为防控、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立足疫情防控全局 统筹谋划部署工作
——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站位。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际,迅速吹响“抗‘疫’集结号”,切实将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上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充分动员全校力量,形成宣传合力。
——
建立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深入学习,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疫情发生以来,组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5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二是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延安市防控疫情指示批示精神的主体责任;三是制定《宣传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和《延安大学疫情防控期间舆情应急预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方式方法、手段和渠道等进行具体策划和整体安排,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四是发布《延安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宣传工作要点》,成立综合协调组、新闻宣传组和舆论引导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细化工作安排,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宣传工作的精准高效运转。五是结合实际,紧紧抓住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这个关键,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和学校整体工作重心的改变,坚持中央及省委部署到哪一步、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一步,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和阶段性变化态势,及时研究部署宣传舆论和舆情监控工作。
——
建设信息网格,确保信息畅通。为了确保市校相关政策、要求、通知、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组织全校52个单位组建了496个微信群(包括中小幼家长群),实现了对学校师生疫情防控教育的全覆盖。为了切实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引导各微信工作群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工作群信息流通管理的通知》《延安大学新媒体工作群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复学后一段时期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复学后一段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新媒体平台依法、有效发挥传播优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注重协调联动,加强工作指导。组建该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群,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疫情期间的学校宣传工作,并就做好新闻宣传、舆情引导、阵地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一方面,及时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防控知识、优秀案例、先进人物事迹分享传达到工作群,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口径,对宣传的方向和宣传重点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及时获取校内各单位和各工作组防控疫情方面好的做法、先进经验及典型事例,由点及面反映学校的防疫工作,并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构筑立体宣传格局 营造防控工作氛围
——
把准导向节点,整合媒体资源,多渠道多举措做好校内宣传。一是开设专栏和专题网站,及时发布重大权威信息。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本着坚持正面引导,注重宣传效果的原则,在学校官网首页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栏,综合运用公告、动态消息、综述、通讯等形式,向师生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及时、翔实报道发布学校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和各单位各学院各专项小组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宣传师生抗击疫情的好人好事,让师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人员排查、清洁消毒、后勤保障、网络教学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能量,提振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在学校官网设立【疫情说“疫”】栏目,及时发表关于疫情之际的时评如《党的领导是战“疫”胜利的根本保证》等200多篇文章。开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题网站,下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疫工作方面的重要讲话、政策动态、科普知识、防控新闻、先进典型、防控简报六个专栏,广泛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知识,保证师生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就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学校疫情防控进行全面了解;提高学校师生防范意识,提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统筹全校新媒体力量,发挥媒体联合作战的优势。统筹全校70多个新媒体平台,围绕心理健康、先进典型、科普知识、心理疏导、主题党团日活动、网络课堂、战“疫”典型、志愿服务等内容推送疫情防控原创精品稿件,为抗“疫”发声,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校内各级新媒体平台共发布文章230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广泛转发,形成了及时有效的宣传氛围。三是重视典型宣传,讲好抗“疫”故事。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深入挖掘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及时深入一线采访,撰写了《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等典型报道,对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宁小兵老师等典型人物事迹,进行有特色、有温度、有意义的宣传报道,有效地汇聚和传播了校园正能量,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四是运用多种载体,开展全方位宣传。疫情发生后,在校内宣传栏里张贴疫情科普宣传知识,在校门口、小区门口悬挂宣传标语,运用LED不间断滚动播出防疫科普知识视频,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
展示防控成效,密切沟通协作,全方位多层次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一是主动对接各级主流媒体,积极展现学校防疫工作成效。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和陕西日报新媒体“掌中陕西”、各级学习强国平台等发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提升公共卫生安全能力》系列文章,及时报道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典型人物,讲述该校师生的抗“疫”故事。深入报道了学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有效引导了校内舆论,鼓舞了师生。二是突出工作亮点,做好特色经验上报。重点围绕疫情期间支援武汉工作的医护人员、各工作组的工作经验、疫情期间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发挥地方大学优势积极助力地方防疫事业、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等特色做法,相继上报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400余名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等多篇文章,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有效提振了师生的防疫士气。
密切监控网络舆情 强化舆论正面引导
——
注重加强舆论正面引导。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全面准确掌握舆情发展势态,切实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弘扬正能量,增强引导力。
——
加大舆情监管力度。疫情期间,该校制定了《延安大学疫情防控期间舆情应急预案》,为处置疫情防控期间的舆情制定了可操作的制度依据。同时要求各单位负责人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及时处置管控好本单位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和信息发布平台管理人员要切实担负相关管理责任,防止突发舆情事件发生,及时做好舆情应对处置与引导工作。
——
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工作。疫情期间,对师生反映强烈的事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舆情进行重点监控,做到发现舆情,及时报告,同时对学校出现的相关负面舆情作了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置,竭力维护学校声誉。
疫情防控期间,该校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体师生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思想,提前筹划、学校全面部署,统筹新闻网、校报、校园电视台和全校新媒体等宣传平台,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推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在与全校师生的信息互动、情感互动中增强了宣传,稳固了思想,为维护学校安全、防控疫情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