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延安大学多措并举、形式多样开展学雷锋活动,涌现出无数的“活雷锋”,广大师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抗击着疫魔,践行着雷锋精神的真谛。
——
学校精心策划,有序组织。该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校团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延安大学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号召各院系开展“为奉献者奉献”专项志愿关爱活动、“青春抗“疫”正能量”网宣志愿服务活动、“邻里守望心连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文明延大人”好习惯养成活动、“助力春耕”志愿服务活动、寻找“最美抗“疫”志愿者”活动等雷锋月系列主题活动。要求各级团学组织及时挖掘抗“疫”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弘扬战“疫”正能量,营造“学雷锋”热潮,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学工部发布“雷锋精神我接力,抗击疫情我有责”活动通知,号召广大学生通过易班平台参与“学雷锋,敬先锋”活动,挖掘疫情防控身边的“雷锋”。
——
院系广泛开展,深入践行。该校文学院开展了以“传承雷锋精神,共筑抗‘疫’长城”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一是举行主题为“情系雷锋月,战‘疫’志愿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线上培训活动,号召更多的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举行“线上学习辅导,为医护人员守护牵挂!”活动,该院同学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结合线上教学的新颖方式,为医务人员的子女进行学业辅导。三是举行“社区服务,战‘疫’中的青春力量!”活动,文学院同学主动加入当地志愿者服务队,为推进基层社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充分展示新时代新青年该有的责任与使命!四是举行“春耕正当时 不负好时光”活动。春耕活动加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勤劳实现梦想。该校生科院开展以“抗击疫情,爱国力行 彰显生科学子风采”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情系雷锋月 生科志愿行”“为奉献者奉献”专项志愿关爱活动。二是开展“青春抗“疫”正能量”网宣志愿服务活动。该院学生创意百出,拍摄自己关于疫情防控的短片、视频在抖音、朋友圈等自媒体上加以宣传。三是开展“邻里守望心连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该院学生积极在各自所居住的小区当志愿服务者,帮助出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出行情况,统计小区居民生活必需品,轮流采购。四是开展“争做文明延大人”好习惯养成活动。该院学生积极在自己的朋友圈、家人群转发有关疫情的正确解读,劝诫身边亲人邻里不要放松警惕、坚持到底,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普及科学的防疫知识。五是开展“助力春耕”志愿服务活动。家在农村的同学助力春耕,农田的耕耘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滞不前,许多同学借此机会帮助家里干农活,天南地北别有意味。六是广泛推送《生科院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之最美抗“疫”志愿者活动,教师篇》一文,宣传该院教师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配合国家,配合组织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该校物电学院线上线下相结合,相继组织开展了“情系雷锋月,爱在三月天”雷锋精神线上宣讲活动、“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青年”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共赴青春战‘疫’”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线上组织学生分享雷锋故事、宣誓雷锋精神;线下涌现出积极投身于各个志愿服务站点的多名活雷锋。该校建工学院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学习雷锋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等系列主题活动。一是通过了解雷锋事迹,线上集体学习,分享学习体会、雷锋知识竞赛的形式让雷锋精神入脑入心;二是卜欣雨同学分享自身的抗“疫”工作经历,号召同学们向抗“疫”志愿者学习;三是班主任王珊珊组织班级中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丁家庭、秦世睿、李鑫等同学发表相关感悟。该校政法学院积极召开“学雷锋、战疫情”主题班会,辅导员张元强调,作为新一代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以青春之名义,热心投身于这场战“疫”之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鲁艺学院制作推送微信宣传材料《弘扬雷锋精神,助力疫情防控》,宣传积极学习雷锋精神,投入防控一线以及网络爱心捐款的鲁艺学子。
——
身边的活雷锋。该校国际处为滞留武汉的本校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传达学校对留学生的人文关怀;国际处副处长杨向宏在得知三峡大学外籍博士后因疫情滞留该校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与三峡大学联系,定期告知有关情况,妥善安排集中隔离等相关事宜,为此,三峡大学特向该校发来感谢信,以表感谢。该校民盟延大委员会张小兵、张雪梅等14名盟员带领70多名盟员向该校附属幼儿园筹集捐款5300元,用于购置抗“疫”物资,为附属幼儿园开学准备工作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该校保卫处王春发老师主动上门为该校80多岁的退休职工贺万吉办理出入通行证,用实际行动和真情服务,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该校鲁艺学院教师文星林,个人出资17000元购买了2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300多个KF94口罩快递回国,免费捐赠给延安市市民及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市文联等单位,解决相关单位和群众的燃眉之急,发起成立延安市音协抗“疫”创作小分队,动员延安市音乐家创作抗“疫”作品36首。美术17级学生许强用画笔致敬逆行英雄,讴歌时代精神,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相继创作了《八方支援,共同战疫》《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等作品,并向该校捐赠其作品《印象鲍旗寨》,为抗“疫”加油。该校政法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心系母校,尽显学子情深的当代活雷锋:宗逸凡、退伍本科生肖贤向学校捐赠口罩、消毒水等抗“疫”物资,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飞宏组织参加“栖霞零点义工小队”“暖心中国援助武汉”等公益活动,先后被院校、学习强国、光明日报、凤凰网等媒体报道;赵一凡、王靖、董秉鑫、孙凯悦等一批同学在疫情期间以多种形式参与战“疫”,战瘟灾、献爱心,执勤助学、捐钱捐物;研究生张栋瑞向学校捐赠了医用口罩400只、消毒液50瓶、抑菌洗手液30瓶;还有积极报名参加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赵芸、惠旭迪、董秉鑫、唐会珍、张佳玮、杨爽、王靖、宋劲松等同学;积极参加“延大附院职工子女在线辅导志愿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做好后方工作的冯天娇、李子毓等同学。该校经管学院会计18级学生李世杰,身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虽已脱下军装,仍矢志不渝跟党走,发扬军人的优秀品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阵地,奋战“疫”线。经管学院18级学生侯可欣与数计学院18级学生侯思远是一对孪生姐弟,二人积极申请报名当志愿者,在不同的防控点上,承担测量体温、信息登记、社区消杀等工作。这对双胞胎大学生积极参与当地防疫抗“疫”斗争的事迹引起了全体师生的关注,学习强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平台以《双胞胎的战“疫”时光》为题全文进行了转载。还有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的文学院李瑞博、魏宇、孙茜等同学,物电学院中为灰坝村8组村院消毒的舒海燕同学、在官坊村的门口进行巡查的秦玉琦同学等;志愿参加村里翻地、春耕活动的文学院韩鑫、郭婷婷、张小钰,物电学院陈梦凡和秦玉琦等同学;建工学院勇担除草任务的黄佳宝、帮助打扫街区卫生的刘秀茹、毅然决然的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垃圾的刘桥、帮邻居扔垃圾的周婷婷同学等。
疫灾无情人有情,危难之中显真情。该校部分校友和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单位在疫情期间,始终不忘初心,传承雷锋精神,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母校捐赠,为社会服务。历史系04级毕业生邹亚军、鲁迅艺术学院2013级校友章颖、西安学海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旺平、北京市金鼎轩公益基金会和北京金鼎轩酒楼有限公司,还有延安教科文发展基金会、延安红十字会、延安工商银行、安塞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双月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有限公司、延安宝之源商贸、王家坪涛涛纪念品超市等均以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向学校、附属医院捐赠抗“疫”资金和各类抗“疫”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