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也是“扶困”“扶智”和“扶志”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延安大学致力于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人性化”的资助育人体系,打造以特色育人工程为载体的能力提升平台,培育感恩文化,健全学生人格。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取得突破,收获经验。
牢记使命,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学校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学生处、团委、财务处以及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为组员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学校资助育人工作,制订了《延安大学受助学生育人管理办法》。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精心安排、周密组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发展资助育人质量体系,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
——线上宣传,线下策划。提前做好宣传平台与第二课堂规划,以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推陈出新,融入特色。创新活动策划,做到活动结合国际节日,因时制宜;活动结合学校的历史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在传承革命传统的同时,发扬时代精神,加强活动的激励与塑造效果。
——双管齐下,有效育人。在活动开展的同时,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在增加受助学生锻炼机会的基础之上,塑造学生,提升学生。
春风化雨,“诚信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有温度
——关怀成长,金融知识走进校园。活动以诚信教育为目的,通过举办图片展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及其它资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引导学生抵制“校园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专业宣传人员现场介绍征信金融知识,引导大学生珍惜个人信用、提升防范意识
——打造品行,诚信观念由大家传递。鼓励学生以征文形式表达对诚信观念的理解,由自身出发,宣传并践行诚信观念。
——立信育德,主题演出传播正能量。演出以“感恩·励志·诚信”为主题,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进行适当艺术升华,倡导诚信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大感动。
兼顾家国,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有深度
——抒发感谢,征文活动厚植爱国情。有奖征文活动以“精准资助·助我出彩”为主题,以征文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感激之心,充分发挥优秀学子对政策的传播及励志引领作用。
——薪火相传,国奖宣讲展青春风采。为了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校学工部举行了国奖获得者宣讲报告会等一系列典范宣传活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引导全体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奋斗品行,培养对国家的感恩之心。
——见贤思齐,自强之星评选励人心。各院系在学生自主申请后,评选出两名自强之星作为典型人物传播正能量,发挥立志成才典型的引领作用,激励受助学生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全面发展。
——抒发感恩,“一封家书”道尽游子情。鼓励所有受助学生为家人亲手写一封书信,以仪式感加深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带领学生践行感恩、帮助学生落实感恩。由学工部提供信纸与信封,并帮助寄信。由于活动正值国际母亲节与父亲节期间,活动结合网络宣传与第二课堂线上推广,反响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取得良好效果。
“一封家书”活动现场
——延续血脉,缅怀先辈坚定强国志。学工部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与“四·八”烈士陵园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与举行纪念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
循序渐进,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有高度
延安大学多年来持续建设“小红帽”特色育人工程,即由受助学生组成小红帽勤工助学服务队,积极参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志愿服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雷锋月、招聘会、图书馆搬迁等工作以及敬老院孤儿院慰问演出等公益活动。学校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微信、微博等广泛宣传,鼓励受助大学生加入“中国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组织”。
——小红帽,感恩系列活动的举办者。感恩诚信月所有活动以及晚会都由受助学生负责举办,即由小红帽队伍承办,使受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小红帽,校园金融知识的宣传者。在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中,小红帽勤工助学服务队的同学们作为义务讲解员,把金融知识进行化简与选择,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所能涉及到的一些必备金融知识以及防范金融诈骗的技巧,结合日常生活,以学生的角度去宣传,使金融知识真正走进大伙心里。
——小红帽,红色革命旧址的讲解员。在革命旧址参观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红帽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时期中央领导人的故居、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以及中央大礼堂等重要建筑,了解当时的红色文化,更深层次地体会到革命先辈自强不息、扎根老区的精神。
——小红帽,公益慰问演出的组织者。八一敬老院的慰问演出是延安大学多年来受助生始终如一坚持进行的社会回馈活动。感恩退伍军人,服务革命功臣,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在情感交融中坚定理想信念,灌注红色血液。

八一敬老院慰问演出合影留念
在今年的资助育人活动中,延安大学创新机制、革故鼎新,以学生为本,将能力培养和精神提升相结合,丰富资助育人内涵。今后,学校将砥砺推进精准资助和协同育人工作走向深入,写好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奋进之笔”,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