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发挥智力优势助力宜川县脱贫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5-15 点击:

        近年来,延安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教育、健康、产业、信息、文化”等五大项目,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帮扶,助力宜川县顺利脱贫摘帽。

        ——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助力宜川基础教育。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该校依托师范类专业师资优势,聚焦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精准发力,确保教育扶贫出实效。一是协助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组织精兵强将,帮扶宜川县制定《校点布局规划方案》,助力宜川县初级中学、宜川中学完成校训、校风、学风凝练工作,创办了校刊《曦中文苑》,为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奠定结实基础。二是针对性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帮助建成了3所教师培训实践教学基地,将宜川县教师纳入延安大学“国培”计划,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2017年以来,累计选派各类专家专题培训16次,培训2300余人。三是助力改善教育条件。多方筹资,先后为宜川县2所学校设计了录播室、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捐赠图书70余种1025册,价值37333元。四是加强对宜川籍贫困大学生的帮扶。该校制定了院系领导“一对一”精准帮扶措施,积极帮助32名宜川籍贫困生顺利毕业、就业。
        —— 发挥医疗优势助力宜川人民群众健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该校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以一体化托管县医院为抓手,助推健康帮扶见成效。一是全面托管宜川县医院,选派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开展精准帮扶,将先进的办院理念、医疗技术融入医院改革实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二是定期选派医疗专家赴宜川县医院坐诊、手术,累计选派15个专业48名专家定期帮扶指导,开展管理培训170余次,医疗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学校无偿捐赠宜川县医院彩色B超,电子肠胃镜、全自动麻醉剂等先进医疗设备46件;援建丹洲镇程落村卫生室1个,援助医疗器械7台(件)和常用药品34种,总价值1300余万元。四是精准开展医疗帮扶,对因病致贫的483户566名贫困人员进行全面免费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数据库;坚持对各乡镇贫困村开展常见病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10余次,开出处方400余张。
        —— 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宜川产业发展。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基本保障。学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主动对接宜川县产业发展实际,精准发力,着力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一是加大优势产业扶贫力度,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座,累计投入资金22万元,无偿提供有机肥10余吨,在基地开展“特色水果高架草莓种植”项目,实现年收益近20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125户。开展“食用菌栽培”“黄粉虫及东亚钳蝎养殖”2个重点产业项目,无偿转让专利4项,累计投入资金11.2万元,带动贫困户80户。二是加强消费扶贫。2018年10月,延安大学与宜川县签订采购额200万元的《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双百工程’优质农产品进高校直通车”消费扶贫日活动当天实现销售收入13.992万元。该校还成立了“果小颜”大学生电商团队,与宜川县商务局、果业局联合制定了大学生网销苹果、花椒等农产品实施方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2019年,延安大学在校区商贸楼免费提供一间48平方米的商铺用于展销宜川县农产品。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开展食用菌技术、苹果病虫害防治培训,选派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解决大棚蔬菜、苹果病虫害等问题,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6000人次,发放辅导资料1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