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曹兴美 核稿:解文元 摄影:兰天峨
本网讯 7月3日上午,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行9人,在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的率领下,专程到我校调研,了解有关情况,商讨校地共同发展大计。
徐新荣、梁宏贤等首先参观了我校校史陈列馆和路遥文学馆,并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与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我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金锁,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吴耀,纪委书记王顺,副校长许静洪、胡俊生,党委委员薛美玲、张高旗,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姚正宽等参加了调研座谈。座谈会由张金锁校长主持。
座谈会上,王亚杰书记从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开放办学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王书记指出,延大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历史身份,处在一个特殊的城市,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到底要办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的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延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怎么样?延大真正的作为空间应当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想通过编制十三五规划,形成一个指导十三五期间延大发展的战略和思路。总的发展远景是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把延安大学建成一所伟大的大学。围绕这样一个定位,我们今后总的发展战略就是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到2020年将延安大学建设成为立足陕西、服务陕甘宁蒙晋毗邻区,面向全国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成为延安这个革命圣地、革命老区用得上、离不开的一所大学。我们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全国的,但指向和重点是立足于当地的。
王书记强调,由于自身原因,延大在地方上的存在感还不强,还没有更紧密地、更扎实地深入到地方、扎根到地方,所以我们现在第一要增加存在感,要被延安人民认可,为延安人民服务;第二要提高延安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参与度,要为延安做正贡献、传正能量,我们开放办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走出校门、走向延安,不仅要走向宝塔区,还要走向县、乡、村;第三要提高贡献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方面,让延安人民获利收益。办成这样一所学校,一是要更彰显延大的特色,把延安精神的传承,体现在办学方针、办学行为中,在课程设置、训练环节、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体现。二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在很多方面,比如毕业生党课、学生支部活动与班级活动等,都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地将延安精神渗透、贯穿进去。要将这些想法和谋划体现在“十三五”规划中,使其成为一个好的行动计划。
关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王亚杰书记主要谈了两点: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吸引力不足;二是办学条件和办学空间不足。希望延安市将延安大学纳入省市“十三五”规划,由延安市和陕西省共同建设延安大学,使延大得到有效发展。
在听取了延安大学的发展情况介绍后,徐新荣说,延安大学有着光荣历史,是延安的一张靓丽名片。长期以来,延安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徐新荣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延安大学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动校地共同发展,支持延安大学改进教学科研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为延安大学创造良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徐新荣希望延安大学加强与延安市委、市政府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将延安大学的发展纳入延安市“十三五”规划之中,主动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保障,真正将延安大学打造成为精神引领的旗帜、智力资源的宝库、创新带动的高地。
梁宏贤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延安大学在人才培养、智力支持各方面对延安乃至陕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办学成效显著。延大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对医疗体制改革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延安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培训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他表示,延安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支持延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把进一步加强省市共建延安大学纳入“十三五”规划,为延安大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而共同努力。
张金锁校长表示,延安大学将继续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坚持内涵发展,坚持主动服务,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徐新荣书记讲话 |
 |
梁宏贤市长讲话 |
 |
王亚杰书记介绍我校情况 |
 |
张金锁校长主持座谈会 |
 |
座谈会会场 |
 |
参观校史陈列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