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6-04 点击:

          延安大学在对口帮扶村——子长市马家砭镇界石堡村采取了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为实现该村的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 种植优良大棚葡萄,打通脱贫致富门路。该校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土壤分析研究、试栽试种、选取优良品种等,最终确定以普及种植大棚葡萄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从2016年的14座葡萄大棚发展到如今的151座,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金滚子”,2019年实现了大棚葡萄平均亩产经济收入12000余元。为更进一步实现常态化的精准帮扶,该校在该村葡萄大棚设立教学科研基地,该校校领导、专家、教授等多次到基地进行现场考察研究、指导生产等,先后为大棚葡萄购买生产资料、消费扶贫、技术指导等方面投入15万余元,并多方联络子长市政府、市扶贫局、镇党委政府等机构,争取扶贫资金,实现了扶贫、扶志、扶智三者的有机结合。
    —— 扶持种植养殖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为实现贫困户的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该校下派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共同研究,对有养殖意向的贫困户投入资金,目前已为3个贫困户投资5万元,用于购买牛、鸡、湖羊的养殖产业,养牛达到30余头、湖羊140余只,鸡230余只,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村民文体生活。该校为界石堡村援建一个阅览室,捐赠各类图书2500余册;购买秧歌服装、扇子、篮球、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安装文化活动广场照明灯、修建文明一条街、硬化巷道、铺设自来水入户管网和雨污水排放管道等,共投资14万余元,丰富了村民文化、体育生活,改善了村民道路出行和日常生活。
    —— 免除村民子女学费,开创教育扶贫新举措。该校为全村20余名中小学生购买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为考入延安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成人学生的界石堡村3名子女减免学费7万余元,安排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积极解决其在大学期间的各种困难。
    —— 免除困难户住院费用,开展送医送药下村活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先后为界石堡村3名困难户免除住院医疗费4万余元,每年选派医疗队伍到村开展义务诊疗活动,免费发放药品,为多名村民先期排查出疾病;邀请爱尔眼科医院大夫到村义务诊疗,为村民开展眼科疾病筛查。达到了每位村民能有一年一次基本的体检项目,为先期预防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 驻村干部投身疫情防控,组织党员村干站岗执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伊始,驻村第一书记即返回村里,组织全村党员和村干部,在村口路边设立执勤点和党员先锋岗,轮流义务站岗执勤。春节前后,该村自新疆、深圳、西安等地返乡人员达90余人,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对返乡村民严格实行14天隔离,邀请镇医院到家检测返乡村民,每天测量体温、上报镇政府,通过发放口罩、宣传页、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大喇叭广播、微信群通知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危害和防控措施,劝告村民不要聚集、不要走村串户等,并在全村喷洒消毒液、清扫家庭和道路卫生等,疫情期间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等组织村里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200元,营造了全体村干部、村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疫情的大好形势。
    —— 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与全体村民心连心。该校每年春节前慰问该村10户贫困户,送去米、面、油、春联等慰问品和产业扶持资金,共慰问80户,知困难群众冷暖,解困难村民之忧,与全体村民心连心。
    —— 成立乡村发展研究院,培养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该校乡村发展研究院围绕陕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生态农业与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与乡村创意农业、职业农民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土地流转、老区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该校乡村发展研究院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合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农田水利、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建议与研究调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实现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该校仍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心全意服务革命老区地方经济建设,勇于担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积极为帮扶村出谋划策,扶贫、扶志更扶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