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贯彻中省会议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编辑: 发布时间:2019-12-17 点击:
          近年来,延安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延安精神助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牢牢掌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建立党委领导、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该校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共延安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思政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依据。
          —— 坚持中心组学习,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每年组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不少于10次,有效提升了校级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制定了《延安大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暂行)》,建立了15个校级理论武装示范性党支部,不断提升党员师生的理论水平。坚持校院(系)领导听思政课,各级领导干部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为思政课问诊把脉,推动课堂改革深入开展。
          ——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及学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制定了《延安大学新媒体管理办法》《延安大学舆情处置办法》等,对新媒体实行登记备案,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阵地管理。定期维护更新全校各级网站,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文化工作室设施建设和网络评论员、网评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发声的水平和能力。
    扎实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课程改革。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延安精神“三进”工作。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制定了《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改革方案》《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坚持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激发了思政课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改革的积极性。
          ——加强实践教学。坚持以“传播延安红色文化”为宗旨,成立了“延安红色文化宣讲团”,构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编写了《实践教学案例集》《学生实践教学手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教材建设。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编写了《批判性思维》《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读》等一批校本特色、高水平辅助教材。
    坚持用延安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延安精神育人体系,形成“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延安精神教育格局。积极开展延安精神教育培训,每年为全国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10000余人,被参训学员誉为“红色大熔炉”“思想教育加油站”。
          —— 坚持用延安精神资政育人。制订了《延安大学资政育人教育活动实施意见》,设立了百余项资政育人课题,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延安精神研究成果,部分资政报告已被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采纳,为地方党和政府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撑。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成立了“延安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建了两个“名师工作室”,设立社科基金项目,选派教师参加中省骨干教师培训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学习培训全覆盖。
          ——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深入实施了“青马工程” 团干部“驻院蹲班”联系青年、“学生导师计划”“就业精准帮扶行动特色项目,推进实践育人。开发并在全省推广了“小红专”思想政治微课平台,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广泛开展宣讲。在梁家河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基地,积极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宣讲,成立了延安大学教师理论讲师团和学生宣讲团并广泛开展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