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首页

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信息工作

    【教育厅消息】延安大学多措并举提升内涵建设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7-20 点击:
        近年来,延安大学紧紧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狠抓过程管理,学科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
        ——顶层设计指方向,制度机制保落实。该校制定了 《延安大学“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延安大学“一流学科”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等学科管理制度,确定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博士授权学科培育工程等两大工程,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了学科在全校工作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了“凸显四大特色、提升五大水平”的工作思路。学校初步形成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源化工与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生态学、文学与文化艺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5个学科群,逐渐形成了文法理工医等特色优势明显、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通过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省部共建高校构建“内建外联”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合作,引入外部资源,提升内部建设水平。同时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区”,精准对标博士点授权申报审核条件,加快实现博士点授权的突破。
        ——师资队伍是关键,引培并举见成效。该校通过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着力培养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设立“院士工作室”“社科名家工作室”,通过选聘博士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单列学科建设运行支持经费等措施,充分发挥高层次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的作用,团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带动了相关学科向上向好发展。
        ——科研教学齐头进,双管齐下促学科。该校依托现有的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及6个院士工作站、1个社科名家工作室为平台支撑,近3年该校累计获得6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项目经费2732万元;2018年科研总投入8700余万元,师均近10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其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科研和教学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人才培养是核心,延安精神贯始终。延安精神是学校的立校之根、育人之魂。该校非常重视文化育人功能,将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日常教学管理中,做到延安精神教育“三年不断线”,使延安精神成为延大学子的价值印记和精神追求。近年来,各类学生就业率、升学率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及反响良好。
        ——国际交流拓视野,社会服务意识强。据统计,近3年,该校举办了“共产主义观念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等10余场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300多名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提高了教师的国际项目合作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水平。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培育服务能力、推进成果转化,出台了《延安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不忘使命,始终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及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融入地方、服务区域,牢牢扎根老区,努力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技术池、思想库与智囊团,努力培养更多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