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周年之际,2014年5月22日,延安精神中国梦•鲁艺岁月火红心——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图书创作分享会在延安大学举行。
延安精神中国梦•鲁艺岁月火红心——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图书创作分享会会场
分享会在纪录片《大鲁艺》、《延安延安》片头播放中拉开了序幕。在分享会第一环节,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耀、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王俊国和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郝凤年先后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卜慧介绍了《延安延安》纪录片转化为图书的缘起,以及将延安精神以独特文本形式传播的时代与历史意义;《中国电视报》副社长苑文刚介绍了推广《大鲁艺》、《延安延安》为代表的红色题材纪录片和图书的情况。
在分享会第二环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节目负责人、《延安延安》总导演闫东介绍了纪录片拍摄的背景和利用影像来记载、还原并传播延安精神的情况;陕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总制片人孙杰介绍了《延安延安》的策划和制作历程,延安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执行总编导张建勇介绍了该片摄制组在陕北100天的真实创作故事,在亲历者的倾情口述中感悟延安精神;《延安延安》图书作者于一介绍了图书创作的过程;纪录片联络统筹赵韬介绍了《延安延安》联系采访人的历程;纪录片视觉导演周珏介绍了该片片头的构思与创意及如何从视觉角度诠释大鲁艺、延安精神;纪录片受访者代表鲁加选、冯生有回忆了延安十三年间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的故事;红二代代表、航空总医院宣传顾问陈戬回顾了与延安的渊源及作为红二代是如何传承与发展延安精神的。
分享结束后,中国出版集团和出版社向延安大学等4所高校赠送了《大鲁艺》《延安延安》等红色经典图书。
《延安延安》是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而制作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该片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凭借136位讲述者的集体回忆、150万字的采访素材,以及长达200小时的影像资料,真实地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生动再现了延安风貌和延安精神,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和政治风范。作为电视片的延伸和拓展,《延安延安》同名图书不仅收录、整理了大量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片中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而且还通过再创作的角度和方式,侧重描述了十三年来“延安是天堂”这一理想社会的塑造过程。